转自:上观新闻
12月31日,俄罗斯天然气过境乌克兰输往欧洲的协议将到期。基辅不打算续约,将于明年1月1日起“关闸”。
“断气风波”已在欧洲引发连锁反应,或带来“三家输,一家赢”的局面。
乌为何执意“关闸”
对乌克兰“关闸”,第一个跳起来反对的是斯洛伐克总理菲佐。
为了“续气”,菲佐上周突访俄罗斯,成为2022年乌克兰危机升级以来罕见访俄的欧洲领导人。
之后,菲佐27日隔空喊话乌克兰:如果对方“关闸”,斯洛伐克将停止向乌提供急需的电力供应。
看来,菲佐是“真急了”,理由很简单。
俄乌冲突以来,乌克兰管道一直在俄输欧天然气方面发挥巨大作用。一年约500亿立方米的对欧天然气供应中,乌方管道承担了150亿立方米的供气量。
斯洛伐克是乌管道供气的主要受益方,其他还包括匈牙利、奥地利等国。这三国市场总和约65%的用气需求,都来自经过乌克兰管道的俄罗斯天然气。
如果乌克兰“关闸”,三国之中,匈牙利尚且可以依赖“土耳其溪”管道。奥地利(已于上月因仲裁纠纷被俄“断气”)也有替代选项。只有斯洛伐克腾挪空间较小。
因此,不难理解为何菲佐向乌发出“你敢断气,我就断电”的警告。然而这似乎难以改变乌克兰的决绝态度。
有人可能要问:俄乌冲突已持续近3年,乌克兰怎么早不“关闸”?
事实上,不仅乌克兰一直没“关闸”,乌方管道自冲突以来也不太受到战火波及,原因无非在于,管道对各方都有好处。
对俄,有利于实现对欧能源供应,还能带来约50—80亿美元的年收入。对乌,每年能赚约8亿美元过境费。对欧,至少让一小部分用气需求得到稳定保障,不必在隆冬时节“四处化缘”。
既然管道对三方“都很香”,那现在乌克兰为何执意要关?
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张弘分析了四点原因。
第一,政治和安全因素。俄乌因交战断交,尽管乌克兰“关闸”伤敌一千自损八百,但乌将此举视作减少俄获得财政和战争资源的必要手段,出于“政治正确”。
第二,乌想对“亲俄”国家“施以颜色”。匈牙利、斯洛伐克等国与俄维持商业联系,反对欧盟制裁俄罗斯。乌克兰希望欧洲彻底与俄分手,不要藕断丝连。
第三,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上台后,不排除俄乌走向和谈。乌方可能想通过“关闸”拿捏俄罗斯,为和谈争取筹码。对于战局被动一方的乌克兰,可打的牌不多,“天然气牌”就是一张。
第四,乌克兰其实早就想“关闸”,但考虑到欧盟对乌大量援助,基辅为顾及欧盟颜面,也为不对欧洲经济构成压力,一直没有“断气”。但目前俄乌协议到期,乌克兰能以一种合理体面的方式结束合作。
摩尔多瓦的烦恼
除了匈牙利,另一个欧洲国家摩尔多瓦,也在“断气”风波中寻求出路。
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(俄气)28日宣布,鉴于摩尔多瓦天然气公司长期欠费,俄气决定自2025年1月1日起暂停对摩尔多瓦供应天然气。
俄罗斯每年向摩尔多瓦供应大约2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。目前摩尔多瓦已宣布进入冬季能源紧急状态。
张弘指出,俄罗斯对摩尔多瓦“断气”,一是技术原因,即乌方“关闸”。二是政治原因。今年10月摩尔多瓦大选之后,亲欧的桑杜当选总统,积极推动该国“入欧”进程。俄试图对桑杜政府施加经济压力。
“大选中,桑杜的竞争对手——前总检察长斯托亚诺格洛被视作亲俄势力的代表,二人得票差距不大。”张弘说,“俄罗斯‘断气’的话,摩尔多瓦经济承压,亲西方领导人的支持率可能受到拖累。”
混乱的“离婚案”
乌“关闸”,俄“断供”,将造成哪些影响?
张弘认为,直接影响是俄乌欧将“三输”——俄罗斯每年损失数十亿美元收入,乌克兰损失大量过境费,部分欧盟成员国则进一步感受到能源短缺压力。
目前,欧盟国家正在为俄乌输气协议失效寻找替代方案,但张弘认为几种方案或多或少都存在问题。
方案一,欧盟向俄罗斯以外的国家求购液化天然气(LNG),但这将使欧洲为更高的能源价格埋单。
方案二,经由过境波兰的“亚马尔-欧洲”管道向欧洲输气。这在技术上可行,但政治上不一定可行,因为波罗的海国家在对俄能源“脱钩”上走在前列。
方案三,欧盟向阿塞拜疆购买其接收的俄天然气,再通过乌方管道输欧。抑或欧盟在俄边境城市购入天然气,“换个马甲”使其成为“欧洲天然气”,再通过乌方管道输欧。不过,鉴于乌方表示不会转运“任何源于俄罗斯”的天然气,能否实现要打个大问号。
“欧洲在经历一场混乱的、与俄罗斯天然气之间的‘离婚案’。”布鲁金斯学会分析文章指出,“俄乌冲突2年多以来,欧对俄能源依赖依然存在。”
文章写道,欧罗巴通常用英雄式的语言宣告其能源新来源。但沾沾自喜的叙事掩盖了一个事实:欧洲在能源供给和危机应对方面存在巨大的地区差异,未来很难在全欧范围作出统一的政治回应。
不过张弘认为,尽管欧对俄“能源脱钩”确实存在难度,但俄对欧供气从冲突前的约2000亿立方米变成如今的约500亿立方米,下降幅度还是非常大的。
而且随着欧盟宣布第15轮对俄制裁,以及美国总统拜登卸任前可能出台对俄极限制裁措施,未来如果美国不松口,那么欧洲向俄购气在结算、运输上都会遇到障碍。上述几方面因素叠加之下,会给俄对欧能源出口带来长期影响。
美国“发大财”
就在新的“断气”剧本在欧洲大陆上演之际,大西洋彼岸的美国“闷声大发财”。
美国第八座LNG设施近日开始对欧供气,巩固了美国作为全球天然气供应大国的地位。
外界注意到,乌克兰危机升级以来,为填补天然气供应缺口,欧盟国家被迫高价向美国和卡塔尔等国购买LNG。2023年欧盟从美国进口的LNG占其进口总量的46%,较2021年增长了近一倍。
分析指出,乌克兰停止转运俄罗斯天然气,不止是简单的能源纷争,更是一场复杂的地缘政治博弈,预示未来全球能源格局的深刻变革。
张弘指出,俄乌冲突帮助美国实现了能源进入欧洲的计划,这是意外收获还是蓄谋已久无法考证,但美国无疑是乌克兰危机的受益者。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量首登全球第一,欧洲成为最大买家。
“特朗普上任后,可能改变美国的能源政策,取消对油气的开采限制。”张弘说,“未来美国油气价格的竞争力会增强,再加上对俄制裁以及欧洲不断扩大基建、增强LNG接收能力,未来国际能源市场的格局可能发生重大变化。”
在张弘看来,未来美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经济体、科技强国,还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出口国。“这对俄罗斯确实是个不好的消息。对欧洲而言,它不得不为地缘政治危机埋单,其全球经济竞争力也会遭到削弱。”
(编辑邮箱:[email protected])
标签: